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重点领域
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5号建议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 2023-11-16 10:41:26

郝忠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岐山县仓颉庙遗址保护及文旅开发、更好发挥其文旅资源价值的建议》(第5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仓颉庙遗址位于岐山县凤鸣镇朝阳村,遗址西北部略高,东部略低,呈台阶状,面积约1800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米。该遗址含有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存,并有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存。仓颉庙内现存清雍正年间果亲王手书石碑一通。仓颉庙遗址1957年被省政府公布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文物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全力推动我市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将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纳入全市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安排部署,积极采取措施,妥善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有力推动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水平稳步提升。

一是开展考古调查编制保护规划。我局在1988年、2009年第二次、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对仓颉庙遗址进行过两次考古调查,主要以田野调查为主,对文物资源分布情况有了初步了解。2017年6月,委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陕西省古迹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编制了《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仓颉庙遗址保护管理规划》,为仓颉庙的科学保护提供了依据。二是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岐山县对仓颉庙进行了维修改造,并对遗址周围环境进行了整治,提升了遗址的环境风貌,为遗址保护利用奠定基础。2017年,指导岐山县开展悬崖排险工程建设,项目投入200余万元,完成遗址边坡加固处理,遗址安全得到有效保证。三是夯实文物安全底线。仓颉庙遗址现由岐山县博物馆负责管理,遗址区域树立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碑,由3名文保员负责遗址的日常管护工作,常态化开展文物巡查,确保遗址安全。

二、下一步计划

仓颉庙遗址是以新石器时代仰韶、龙山文化为主的居住遗址,跨越时代长、规模完整、堆积丰厚、文化内涵丰富,是研究关中西部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及类型以及岐山地区周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较大的价值挖掘潜能。下一步我局将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指导岐山县进一步提升仓颉庙的遗址保护利用水平。

一是加强文物保护。指导岐山县文物局积极申报文物保护项目,加强遗址区安技防设施建设,强化对遗址区域的监测,确保遗址安全。指导岐山县文物局更新完善文物保护单位档案,收集整理仓颉庙遗址本体及环境相关的历史信息、保护管理工作详细资料及各种监测资料。二是挖掘内涵价值。积极引导在我市开展考古研究的中省科研机构、市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仓颉庙遗址开展考古调查,加深对文物分布情况及遗址内涵的了解,为下一步文物资源挖掘利用做好准备工作。三是合理利用遗址资源。指导岐山县组织开展仓颉庙遗址历史资源利用研讨,确定遗址主要价值、利用类型、宣传方向,在尊重遗址本身历史价值的基础上,将其纳入全市周文化主题游径,依托全市文旅商体融合、乡村旅游战略,宣传仓颉庙遗址,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扩大仓颉庙遗址社会影响力。

感谢您对文物工作的支持。

宝鸡市文物局

                        2023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