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两案办理

对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539号提案的答复函

来源:宝鸡市文物局 发布时间:2025-07-31 15:35

秦东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将凤翔区“张载祠”列入市(或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提案》(第539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凤翔张子祠遗址又名张载祠,是为纪念北宋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张载而修建的祠庙,张载(世称“张子”)创立了宋明理学“濂、洛、关、闽”四大学派中的“关学”。凤翔张子祠遗址位于城关镇东街村大关庙巷南段张载后裔家中,地势平坦。南为东大街幼儿园,距离东大街约60米,东西北为张载后裔宅基地。现存后殿、大殿各一座和清道光二十一年( 1841年)重修张子祠记事碑一通,该遗址目前不属于不可移动文物。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2025年4月,全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在凤翔区开展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期间,根据史料记载并经专家论证会研究,凤翔张子祠遗址始建于元朝元贞年间(1295年),在明清时期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修缮,“抗日战争”和“文革”期间中被逐渐拆除破坏,建筑仅存大殿和后殿。经专家论证,该遗址虽历经变迁,建筑面积及风貌发生巨大变化,但仍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它反映了关学精神在凤翔的有序传承,对研究宝鸡地区明代以来关学文化传承与流变有较高价值,建议市四普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凤翔张子祠遗址登记为新发现文物点。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完成定级公布。指导凤翔区政府做好四普新发现文物点的认定公布工作,将凤翔张子祠遗址公布为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按照文物法有关要求,由凤翔区文物局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明确管理责任人。

二是加强保护巡查。凤翔张子祠遗址公布为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后,纳入区政府文物保护体系,配备群众文保员,开展文物安全日常检查巡查,落实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为其保护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三是开展宣传保护。指导凤翔区文物局与县区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利用凤翔张子祠遗址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按照市教育局相关创建要求,申报创建市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让广大中小学生在参观学习中了解张载,传承关学文化,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

感谢您对文物工作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