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全市文博单位先后推出了系列丰盛的新春文化“佳宴”,备受市民游客青睐。据统计,春节期间,全市先后有46.9万人次走进文博单位寻觅“年味”,近70万人次通过“云端”感受体验历史文化。线下线上过“文化年”,已成为新年俗,也使传统节日更具魅力。
精彩展览迎新春。春节假期,全市各博物馆、纪念馆全部对外开放,40多项展览可供观众参观,更有许多新展与观众见面。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新春特展《癸卯——(兔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让观众全面了解了生肖文化和兔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新展《和合与共——古代动物造型与人文艺术展》,通过一件件精美的动物文物,更深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引进的《范金琢玉——耀州窑历代陶瓷精品展》,让观众近距离感受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古陶瓷文化。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的新展《猎猎秦风 帝国肇始——秦雍城遗址历史文化展》,也于春节期间对外试运行,观众可以沉浸式的了解秦雍城、体验秦文化。改造提升后的法门寺博物馆基本陈列,更是游览法门文化景区的必去打卡点。而远在镇江博物馆举办的法门寺博物馆《盛世风华——大唐地宫的惊世宝藏特展》,在耀州窑博物馆举办的《琢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典藏玉器特展》,更是让当地观众体会到了“地宫一开,便是半个盛唐”的辉煌和周秦文化的魅力。
特色活动增年味。春节假期,各文博单位通过线上线下开展了系列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为节日更添“年味”。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开展的“福兔贺新春·欢乐享新年”春节系列活动,通过博物馆里寻福兔、制作兔儿帽和挂饰,纸剪福兔等,把吉、福、运等彩头送给了观众,成为亲子游的最爱。法门寺博物馆推出的“玉兔迎春·福进万家”春节系列活动,通过国宝灯会、唐装游园等,使观众在博物馆里梦回大唐。宝鸡周原博物院开展的“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通过国宝相框拍照、猜灯谜等,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体验周文化。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的秦车马拼装、“黄肠题凑”搭建体验活动,与新展互动配合。宝鸡民俗博物馆的滚铁环、踢毽子等民间体育游戏体验活动,扶风县博物馆的“春节玩‘篆’博物馆、金文书写送祝福”活动,凤翔区博物馆的木版年画制作、篆刻艺术体验和西府小曲展演活动,张载纪念馆的雕版印刷体验活动,凤县博物馆的“玉兔贺春·趣味剪纸”以及“萌兔贺春·趣味讲解”活动,五丈原诸葛亮庙博物馆的锣鼓展演、临摹《出师表》活动,长乐塬的实景文化主题游戏《西迁记·陈仓往事》等,使文博单位的春节假期参观体验更丰富。同时,线上活动同样精彩。法门寺博物馆的元宇宙“国宝灯会”成为节日期间观众线上参与的热点。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兔’发奇想·DIY手工制作”课程,宝鸡周原博物院的“福兔贺岁——新年祝福每日签”,扶风县博物馆的“精品文物馆长讲”活动,宝鸡北首岭博物馆的线上“乐陶陶”迎新年活动,张载纪念馆的“一起‘读’关学视频展播”,凤县博物馆的“玉兔贺岁·喜迎新春”微课堂等,都吸引了大量观众浏览参与。各文博单位的线上年俗普及、拜年等活动,更是拉近了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距离。
科学统筹强服务。为了做好文博单位的春节接待服务工作,市文物局按照“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总体安排,提前进行部署,并于节前由局领导带队对各单位安全和春节文化活动筹备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指导。各文博单位结合实际,科学制订方案,及时向社会公告,为观众节日出行提供选择。同时,各单位围绕“兔”年主题,通过花卉装扮、悬挂灯笼、小景观等营造节日氛围。节日期间,各文博单位加强值班值守,强化环境清洁消毒,增强了讲解、咨询、保洁、保安等现场服务力量。并根据人员情况,科学统筹进馆参观人员。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还推出了门票优惠,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优化了石鼓园景区车辆通行线路,确保了节日期间秩序井然,观众参观体验安全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