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工作动态

五一假期宝鸡文物绽放异彩 47万观众乐享丰富文化盛宴

来源:宝鸡市文物局 发布时间:2023-05-03 17:19

  “五一”假期,全市各文博单位充分发挥文物资源优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展览和文化体验活动,满足广大观众的假日文化需求。据统计,“五一”假期全市先后有47万多人次(与2019年相比增长6.2%)走进文博单位休闲度假、体验文化。宝鸡文物旅游,受央视《新闻联播》关注。

  特色展览邀全民共享文化盛宴。“五一”假期,全市各博物馆、纪念馆正常开放。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慕名而来的游客驻足一件件青铜国宝前,品味文物背后的故事,感受周秦文化的厚重;在“古代铜镜与时尚生活展”、“玉器与艺术生活展”、“陶瓷与文化生活展”等特展里,寻找古代生活和古人时尚;通过“和合与共——古代动物造型与人文艺术”展,欣赏文物里的动物“萌宠”,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引进的“范金琢玉——耀州窑历代陶瓷精品展”里,体会耀州窑瓷器烧造的精湛技艺。法门寺博物馆全新升级的“宁静的辉煌——法门寺历史文化陈列”,上百件大唐珍宝尽显繁盛包容的大唐盛世气象,观众置身其中,流连忘返。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的新展“猎猎秦风 帝国肇始——秦雍城历史文化展”,通过数字技术实现了“遗址+展示”完美融合,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大秦文化的恢弘。在新建成开放的周原召陈建筑基址保护展示区,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了周人的智慧和礼制。畅游隋仁寿宫·唐九成宫1号、2号殿遗址展示区,真正实现了“方寸之间, 一览千年”。4月28日,在云南省博物馆开展的“盛世风华——大唐地宫的惊世宝藏特展”,以法门寺地宫出土大唐珍宝为主的百余件唐代文物,让“春城”人民在节日里与千年前大唐“邂逅”。


  精彩活动给观众全新文化体验。节日期间,各文博单位深挖文物内涵,策划推出了系列文化体验活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开展的“青铜浮雕画”、“青铜摇摇乐”、“尽扇尽美·青铜雅韵”、“彩泥捏青铜器”等青铜主题系列手工制作活动,通过观众自己动手,更深刻的体验青铜文化的魅力;配合“和合与共”展览推出的“吉祥章”鉴章活动区始终排着长长的队伍,观众在观展之余纷纷鉴章留念。宝鸡北首岭博物馆的北首岭陶坊陶艺制作体验活动成为亲子游的最爱,每天都是预约满满。扶风县博物馆开展的“寻找国之重器、发现吉金之美”主题活动,使观展、探秘、文物知识普及等融为一体。凤县博物馆的“诵读国学经典、传承文明之光”主题活动,组织青少年体验开笔礼,诵读国学经典,体验活字印刷术。凤翔区博物馆的投壶和木版年画图制作体验活动,张载纪念馆的“小小讲解员”活动也别有风味。周公庙的周公祈福大典、秦腔民俗曲艺展演、传统民俗杂技表演、百工技艺展示等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赏民俗民韵,品周礼文化。九成宫的丹青吟诗会、“梦回大唐 盛世霓裳”体验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参与其中。张载纪念馆的“一起读关学”,法门寺博物馆的“遇见大唐”线上直播活动,让大量观众通过线上体验了历史文化。

  精心服务让观众参观更安心舒心。为了做好“五一”假期接待服务工作,节前市文物局下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五一”假期文博单位接待服务工作的通知》,就假期接待服务工作提出要求,做出提示,并组织对重点文博单位进行了检查。假日期间,各级文物部门和文博单位按照市政府《关于做好“五一”假期“三保”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值班值守,科学及时处置各种情况。同时,结合实际,科学调控进馆参观人员,引导观众错峰参观体验。强化讲解、保洁等一线服务力量,加强馆区人员引导和车辆疏导等,及时解决观众参观中遇到的问题,确保了参观秩序井然。“五一”前夕,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数字门票系统也正式上线,观众预约更加便捷。新系统使每名进馆观众都可以获得一张充满历史文化气息,内容和样式定期变化的数字门票做为参观纪念,更好的满足了观众的文化需求。(博物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