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凤翔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结束,标志着我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圆满结束。本次普查全面摸清了市域内文物资源的“家底”,为我市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市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从2024年6月13日开始,截至2025年4月29日,已完成全市13个县(区)、116个镇街的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共普查文物点3834处,复核三普文物点3431处,排查新发现线索2247处,登记新发现文物点403处。
本次普查在省市普查领导小组的部署推动和省测绘院的大力支持下,采用“市组队、县普查”的方式,按照“普查定性、测绘定量”的工作模式,逐县区开展实地调查工作。各县区配合保障有力,从食宿、交通、普查向导方面全力保障普查工作。全体普查队员跋山涉水,运用RTK定位系统、高精度手持采集终端等先进设备,对每处文物点进行精准测绘和数据采集,并详细记录文物的名称、年代、类别、地理位置、保存现状等信息。普查专家严把审核关口,从文物点定性、器物判定、新发现文物点认定等方面予以指导,确保普查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本次普查不仅是对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已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的全面复查,还新发现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点,包括实地踏查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遗址,结合专项调查登记的革命文物、工业遗产、古栈道栈桥遗址、石窟寺及石刻,其中旧石器时代遗址填补了宝鸡文物的历史空白,凤县国家金库105库旧址作为重要新发现上报至国家文物局。(文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