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第二十二届(202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结果揭晓,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青铜铸文明》展览从25个省区市46个入围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十大精品”奖。
《青铜铸文明》是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基本陈列。“青铜铸文明”提升改造项目于2021年11月由陕西省文物局批复立项。2023年7月陕西省文物局审批通过了提升改造的方案。2024年9月项目开始实施,2024年12月30日试运行。展览分为“青铜器之乡”“周礼之邦”“秦肇之路”“智慧之光”四部分,总面积达6000 余平方米,共展示宝鸡出土的以青铜器为主的文物1153件/套,包括何尊、逨盘、㝬簋、秦公镈、逨鼎等国宝重器。“青铜器之乡”部分,包含序厅和旧邦新命、周原膴膴、世族云集三个单元。通过展示岐山董家、扶风庄白、眉县杨家村窖藏等三个重要青铜器窖藏出土文物,阐释了宝鸡被誉为“青铜器之乡”的原因以及宝鸡在青铜时代和西周历史演进中的地位。“周礼之邦”部分,包含礼定天下、崇礼尚德、礼序乐和三个单元。以铭文中出现迄今为止发现最早“中国”二字的何尊开篇,展示了吉礼、丧礼、婚礼、祭祀等周礼习俗,回答了周礼是什么以及周礼对儒家思想的影响和当代价值。“秦肇之路”部分,分东出汧邑、营邑汧渭、图强平阳、奠基雍城四个单元。以秦在宝鸡建立的四个都城为主线,讲述了秦人由兴起到崛起的过程,阐述了宝鸡在秦人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智慧之光”部分,包含熔金铸器、吉金辉耀两个单元,从青铜的冶炼、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艺术价值等方面讲述了青铜制造中的先进技术与中国智慧。
本次展览具有四个特点:一是突出鲜明主题。以周秦文明在宝鸡孕育发祥为基础,挖掘周礼秦制对中华文明的奠基作用,坚定文化自信。二是注重成果转化。对近年来宝鸡地区周原遗址、秦雍城遗址、魏家崖遗址等的最新考古发现和学术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展示。三是加强科技保护。展览采用低反展柜,结合预防性保护项目,实现控温、控湿、防震等功能,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同时提升了观众的观感。四是数字技术赋能。采用沉浸式CAVE体验、高精度数字复原、3D Mapping投影技术等,设置互动环节和装置,增强了观众的沉浸式体验和互动式体验。
《青铜铸文明》提升改造项目,得到省文物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既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宝鸡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实际行动,也是我市深入挖掘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重价值,全面提升文物展示利用水平,让文化保护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具体举措。我市将以此次获奖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和宣传阐释,积极推进文物工作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全市文物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