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柯利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宝鸡炎帝博物馆 打造炎帝故里旅游金字招牌的提案》收悉。首先,对您对全市文物事业的重视与关心表示感谢。对于您提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宝鸡是炎帝故里,周秦王朝的发祥地,历史文化悠久,文物遗存丰富。目前,全市有各类文物点347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27 处;全市现有国有可移动文物543150件/组,其中珍贵文物11089件/组。全市已建成现各类博物馆36家,基本形成了以市级博物馆为主体,县区博物馆为支撑,行业、非国有和社区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体系。宝鸡地区很早就开始了对炎帝的祭祀,秦国开创了以朝廷名义祭祀炎帝的先例,自此以后,宝鸡祭祀炎帝相沿成习、经久不衰、直至现在。宝鸡境内也尚存有炎帝陵、炎帝祠等。
博物馆是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设立博物馆,最基本的条件是要有“相应数量的藏品以及必要的研究资料,并能够形成陈列展览体系”。从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关于炎帝与宝鸡更多见于历史传说和典籍记载中,与炎帝相关、有价值的遗迹遗物在宝鸡并不多,这也是目前宝鸡还没有建立炎帝博物馆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于您提出的建立炎帝博物馆的建议,我们认真研究后,认为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重要价值,对宝鸡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品牌树立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我们将结合职能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摸清炎帝文物底数。结合正在开展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组织专业力量对全市与炎帝相关的文物,特别是可移动 文物进行全面普查。同时,组织相关文博单位,动员社会力量,对炎帝相关的可移动文物进行征集。与市社科联、宝鸡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以及相关院校合作,对炎帝文物文化开展系列研究,不断充实完善炎帝文化内容和体系,为炎帝文化的宣传展示奠定基础。
二、科学规划博物馆建设。推进博物馆建设是文物部门的职责之一。我们将根据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炎帝文物实际情况,以及炎帝文化研究成果,在相关文物和学术研究具备了一定规模和体系,建设炎帝博物馆的条件成熟后,适时启动炎帝博物馆建设。同时,将科学规划,确保炎帝博物馆一但启动建设,必将在内容和展示方式上都能从高点出发,真正彰显宝鸡炎帝文化特点,在炎帝文化的传承弘扬上发挥引领作用。
三、鼓励多种力量参与博物馆建设。目前,博物馆形式和举办主体是多元性的,除了文物部门举办的博物馆外,还有行业博物馆、社区博物馆等,举办主体有国有和非国有等,这些都是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物部门作为博物馆行业的主管部门,我们将继续指导、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炎帝文化的保护传承,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建设各种形式的炎帝文化展示场馆,使炎帝文化的传承弘扬更具活力。
四、大力发展炎帝文化旅游。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是文旅深度融合的守正创新之道。我们将加大与文化和旅游部门的合作,借助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创造和创新,开发建设出更多炎帝文化旅游产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将协调旅游部门,将全市炎帝文化文物点纳入全市历史文化游精品线路,提升宝鸡旅游品质,扩大宝鸡影响力。
再次感谢您对全市文物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今后继续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宝鸡市文物局
2024年6月12日
(联系人:张启云 电话:0917-3261478)